贺圣朝 · 静夜

夕阳沉后,陇收残照,柏锁寒烟。向南溪独坐,顺风长听,一派鸣泉。
迢迢永夜,事忘闲性,琴弄无弦。待云中、青鸟降祥时,证陆地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圣朝·静夜》是金末元初诗人丘处机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基本资料: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金末元初著名的道士和诗人。出生于登州栖霞(今属山东),十九岁出家为道,成为重阳真人王哲的弟子。
  • 宗教背景:丘处机是全真道七真之一,这一教派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创始人王重阳被尊称为“北五祖”之首。全真道强调清心寡欲、天道好生的理念,并影响了后世的道教发展。
  1. 作品原文
  • 夕阳沉后,陇收残照,柏锁寒烟。
  • 向南溪独坐,顺风长听,一派鸣泉。
  • 迢迢永夜,事忘闲性,琴弄无弦。
  • 待云中、青鸟降祥时,证陆地神仙。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贺圣朝·静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中夕阳西下,余晖渐渐隐去,山林间的柏树仿佛被寒气锁住,远处的溪流传来阵阵流水声。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 情感传达:诗中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淡泊与向往,以及对长生不老之境的憧憬。
  1. 文学价值
  • 文化意义:《贺圣朝·静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教文化的尊崇和信仰。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追求精神升华和超脱的愿望。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初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和宗教信仰的转变。丘处机作为一名道士,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个人的修行成就,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贺圣朝·静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值得读者深入品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