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世,惟善以自将。
宅兹幽迥地,远彼势利场。
古屋三四间,秋风白云乡。
仁慈居壶奥,礼义为垣墙。
庭种三古槐,门栽五垂杨。
芝兰香四座,花蕊映两厢。
光辉谢金碧,调饰辞铅黄。
吟榻青峰边,钓石绿沼旁。
窗前书万卷,膝上琴一张。
客至亦不恶,茗碗与酒觞。
客去但高卧,不梦封侯王。
全无宠辱惊,常有声名香。
胸中万念空,并此身世忘。
只存金石心,靡替刚毅肠。
平生无所短,而亦无所长。
平生不作恶,善亦无可扬。
善恶俱两遣,长短未用量。
傍人患不足,我乐殊未央。
乐此山水丽,乐此松桂芳。
乐此烟霞古,乐此风月良。
丘园之胜概,泉石之膏盲。
岂止乐吾庐,更乐斯民康。
古今之遗范,天地之大纲。
无一不自乐,其乐匪泛常。
其乐善无尽,聊以名此堂。
题王秉彝乐善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秉彝乐善堂》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叶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乐善堂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叶颙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常关注于个人品德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个人经历:叶颙的生平事迹不多见,但据诗中“结庐在人世,惟善以自将”可以推测其可能有着清高孤傲的个性。
- 主题内容:
- 道德理念:诗中多次提及“惟善”、“仁义”,表达了对善良、仁爱的追求和推崇。
- 生活态度:通过具体描写乐善堂的环境和生活,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繁华,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叶颙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象征手法:诗中的“古屋”、“秋风”、“白云”等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超脱和内心的平和。
-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文学作品,《题王秉彝乐善堂》不仅反映了那一时期文人的思想倾向,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思想启迪:叶颙通过自己的创作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 历史评价:
- 历代评价:历史上对叶颙及其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评价,尤其是在探讨文人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方面。
- 现代解读:在现代社会,叶颙的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被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题王秉彝乐善堂》不仅是叶颙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元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至今仍能给予现代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