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送袁仲野归绍兴

彩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
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庆宫春·送袁仲野归绍兴》是元代朱晞颜所作的一首词,该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下面是关于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朱晞颜,元朝湖州长兴人,字景渊。他历任瑞州路城务税课提领等职务,并有《瓢泉吟稿》传世。
  2. 作品背景:此词作于元末,朱晞颜在任瑞州路城务税课提领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袁仲野归乡的期望和祝福。
  3. 词作鉴赏:这首词上片写袁仲野的文武双全和才华出众;下片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感慨,并祝愿友人能早日实现归隐之志。
  4. 艺术特色: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彩笔传歌、青衫提剑,生动地描绘了袁仲野的形象,同时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沉的友情。
  5. 文化影响: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庆宫春·送袁仲野归绍兴》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地位,其深远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和研究。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研究元代文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

《庆宫春·送袁仲野归绍兴》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离别词,它是朱晞颜对友人袁仲野的一份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