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穷庐时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贤聊以遣兴云尔

士生三季后,伥伥渺何依?
空馀身后名,炯炯留清晖。
自古有商颜,冥鸿快高飞。
白云在空谷,哀歌叹安归。
虽无首阳薇,紫芝足疗饥。
九原不可作,抚己良可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卧穷庐时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贤聊以遣兴云尔》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是唐代著名作家、诗人,有“文章宗师”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病卧穷庐时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贤聊以遣兴云尔》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病卧穷庐时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贤聊以遣兴云尔,
闲居无事重吟陶公诗,
心忧黎庶念深广。

此生无成愧老农,
独守空房梦亦空。

山中采药逢高士,
共话人生百态通。

日暮归家心已远,
月明星稀路未穷。

此诗表达了元稹在疾病缠身之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诗的感慨与共鸣。他通过模仿陶诗的风格和主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