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不落地,四更犹有光。
无人防白兔,窃夜捣玄霜。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是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介绍:成廷圭(公元1287—1359),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元末明初的文学家、诗人,生活在元末战乱的时代。他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晚年在吴中避地,有《居竹轩集》传世。
诗歌原文:
新月不落地,四更犹有光。
无人防白兔,窃夜捣玄霜。
酒量尚一斗,鬓丝馀几茎。
沧浪波涛阔,昆崙世界多。
我有太古竹,青天骑作龙。
明当渡江去,归听广陵钟。诗歌鉴赏:《和饶介之春夜七绝》是成廷圭对饶介之所作七绝诗的和作。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春天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首二句描绘出月亮高悬于空中,照亮了大地的景象;三、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白兔偷食月光的幽默比喻;接下来的两首则通过饮酒和远望等动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
历史背景:元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文人辈出的时期,许多文学家都经历了战乱的洗礼,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和饶介之春夜七绝》的创作,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通过对春天夜晚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是成廷圭对元代诗人饶介所作七绝诗的艺术再创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成廷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价值。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成廷圭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元代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