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秋远图

苍梧愁云拂烟水,日暮无风波自起。
何人吹箫作凤凰,披发临江迎帝子。
黄陵女儿情更多,却掩冰弦泪如洗。
千年遗恨人不知,坐对空山疑梦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湘江秋远图》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一首著名诗作,创作于元朝时期。这首诗描绘了湘江秋夜的壮丽景色和作者深沉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苍梧愁云拂烟水,日暮无风波自起。
    何人吹箫作凤凰,披发临江迎帝子。
    黄陵女儿情更多,却掩冰弦泪如洗。
    千年遗恨人不知,坐对空山疑梦里。

  2. 诗歌赏析

  • 自然意象的运用:诗中的“苍梧”和“烟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自然氛围,使得整首诗显得格外凄美和动人。
  • 情感表达的深刻性:诗歌通过对湘江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千年遗恨人不知,坐对空山疑梦里”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
  •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何人吹箫作凤凰”,既富有诗意又增添了画面感。
  1. 作者简介
  • 成廷圭简介:成廷圭(1296年—1368年),字原常、元章、礼执,号居竹轩生,安徽宣城人,元代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擅长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 生平经历:成廷圭早年曾因文才被朝廷赏识,后来因为战乱和家人迁徙而流离失所。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成廷圭通过描绘湘江秋夜的场景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 在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中,许多文人士大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成廷圭在这首诗中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深邃而又美丽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湘江秋夜之中。
  • 语言优美:成廷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而有韵律感。

《湘江秋远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