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

长淮九月秋风高,水怪百出生波涛。
吴樯楚柁不敢渡,人命委弃如鸿毛。
山精白昼作鬼语,野狐黑夜如人嗥。
县斋博士最忧者,中宵起听荒鸡号。
岂无强弩射其上,愁来磨损胸中刀。
平生读书弗见用,拂衣归卧番江皋。
知几未落季鹰后,对客且放元龙豪。
束书三日先告别,令我不乐心忉忉。
时运忽来乌可遏,忧患卒至将安逃。
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维轻舠。
临岐大醉意不已,更过西家沽酒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是一首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感受,也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作品原文
  • 长淮九月秋风高,水怪百出生波涛。吴樯楚柁不敢渡,人命委弃如鸿毛。
  • 山精白昼作鬼语,野狐黑夜如人嗥。
  1. 作者简介
  • 成廷圭的生平:成廷圭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地位。据资料显示,成廷圭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社会动乱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 成廷圭的创作风格:成廷圭的诗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尤其是他对人民苦难的关注与同情,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1. 作品赏析
  • 语言风格:“长淮九月秋风高,水怪百出生波涛”等句子生动描绘了一幅秋天长江边的景象,通过“水怪”和“生波涛”,形象地传达出战乱带来的灾难。
  •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的是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廷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隐喻了社会的混乱与人民的无助。
  • 艺术手法:成廷圭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他的诗句简洁有力,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1. 作品影响
  • 作为元代的重要诗歌代表之一,成廷圭的诗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诵。
  • 成廷圭的许多诗歌被收录在各类诗词集子中,成为研究元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
  1. 作品评价
  • 成廷圭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被认为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
  • 在文学史上,这首《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被高度评价,被视为元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重要意义。

成廷圭的《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历史见证,记录了一个动荡时代的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元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