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自述寄连隐君

林下栖迟好,一窝天地春。
流年催白发,随分守清贫。
伯乐能知马,商锄不识麟。
素琴当挂壁,黄卷久堆尘。
交友慕徐稚,从人嘲子云。
世情多反覆,道味独醇真。
田野深禾黍,溪流半藻蘋。
白云闲伴鹤,明月静窥人。
酾酒能无醉,论文会有因。
相期游汗漫,垂钓汉江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自述寄连隐君》是元代诗人朱希晦的作品。下面将对该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及创作背景:朱希晦,元代诗人,此诗作于他晚年归隐之时。在元代社会动荡、文人地位低微的背景下,朱希晦选择隐逸山林,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感慨。

  2.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原文节选:林下栖迟好,一窝天地春。
  • 译文:林中栖息,悠然自得,如同春天的万物复苏。
  1. 诗词赏析
  • 自然之美:首句“林下栖迟好”,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人生态度:诗中的“流年催白发,随分守清贫”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伯乐能知马,商锄不识麟”等意象,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超然物外的心态。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1. 文化意义:《次韵自述寄连隐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文人的地位低下、世态炎凉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朱希晦的《次韵自述寄连隐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该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