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飞鸣宿食雁图

年去年来无定年,中郎何处有书传。
影横蓟北月连塞,声断衡阳霜满天。
雨暗荻花愁晚渚,露香菰米落秋田。
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飞鸣宿食四雁图》是明朝孙承恩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雁群飞翔与栖息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孙承恩作为明代著名的宫廷画家和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主,尤擅工笔人物画和书法。

孙承恩在这幅画中不仅展现了雁群的动态美,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来表达情感。《题飞鸣宿食四雁图》中的“片影横拖水国凉,一声清唳水天长”,描绘了雁群在水面上的倒影和悠长的叫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诗中的“衡阳梦稳无矰弋,霜老菰蒲米正香”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更迭。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年去年来无定年”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捉摸和人生的无常。而雁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栖息状态,也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使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循环和变迁。孙承恩的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变。

在艺术风格上,孙承恩的画作常常采用精细的线条和层次分明的色彩,这与他的书法风格相得益彰。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雁群飞翔与栖息的细腻描绘,孙承恩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他的画作和诗歌都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成为传世之作。

《题飞鸣宿食四雁图》不仅是孙承恩艺术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对于欣赏者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