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芜城赋,长歌藻泮思。
盘餐陈苜蓿,虚座拥皋比。
彭蠡家何近,漳江棹不迟。
春城且冰雪,能忘别离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莫作芜城赋,长歌藻泮思。
盘餐陈苜蓿,虚座拥皋比。
彭蠡家何近,漳江棹不迟。
春城且冰雪,能忘别离时。
《送方公亮扬州教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初,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当时作者与友人方公亮同往扬州,临别赠诗,勉励方公亮为官清廉。
下面是该诗歌的原文:
我昔从夫子,学道向四方。
天寒地冻日,风雪满林塘。
君今到江表,得此良独伤。
念子不能留,令我久彷徨。
君行何所之,去我千里傍。
江南与塞北,各有其性情。
南之人好文,而北亦尚质。
君能兼此美,真可谓贤者。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璧?
但恐异时心,不相照如失。
君其勿轻别,别离在秋月。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方公亮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