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嘶山留题寺中

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马嘶山留题寺中》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下面将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宋褧(1294年—1345年),字显民,号玉壶外史,浙江金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元英宗至治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创作特点:宋褧擅长七言律诗,其作品以严谨的格律和清新脱俗的语言著称,在元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 译文:晨曦初照时,鸡鸣山上与马嘶山相望,万壑千峰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

  •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 译文:湍急的涧水曲折蜿蜒如五十度的回廊,陡峭的石梯纵横交错,宛如通往蜀道的险路。

  •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 译文:壮丽的山河自有其厚重的美,但险峻的地势如同蜀道般难以逾越。

  •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 译文:完成诗句后,心中喜悦之情难以抑制,不知何处才能找到一处能让我心境平静的地方。

《过马嘶山留题寺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褧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