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注释】

马嘶山:即鸡鸣山。留题寺中:在山中的寺庙里题诗作记。

鸡鸣山,位于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四川第一大峰。马嘶山,位于今云南昭通东南。二山相接。

万壑:形容山峰连绵起伏,沟壑众多。

湍涧萦纡:指山涧曲折,回旋流动。五十度:指山路盘旋了五十次。荦确:石质嶙峋,险峻。

周原:指西周末代的国都,故址在今陕西扶风一带。光华:指周文王、周公辅佐周武王开创基业时的辉煌成就。

蜀道难:指由四川成都至四川剑阁一带的险要路段。

题罢新诗:写完了新诗。动高兴:使作者心情愉快。

五湖:指太湖和洞庭湖等五个湖泊。水云宽:指水面辽阔,云雾弥漫。

【赏析】

《过马嘶山留题寺中》,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宝应元年(762)春天游鸡鸣山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鸡鸣山秀丽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鸡鸣”,指地名。“马嘶山”,指鸡鸣山西面的马嘶山。“鸡鸣”、“马嘶”两山相接,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万壑”,指连绵不断地群山;“晴云”,即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的白云;“井底看”是说站在井口往下看。这两句写鸡鸣山高耸入云,万壑千峰,晴空万里,云气飘渺,从井底仰望可见天边的云彩。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篇之总领。

颔联:“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这两句是写鸡鸣山的地势险恶。“湍涧”指急流的山谷。“萦纡”,曲折回旋的样子。“盘”,盘绕。“荦确”是山势高险的样子。这两句意思是:山涧迂回曲折地绕过五十个地方,山路盘绕在岩石上走了千百个来回。这两句是对前一句“万壑”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写出了鸡鸣山地势的高峻和险阻。

颈联:“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光华”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周原”指周代的国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光华固有周原重”是说南方地区自然风光美丽,国家繁荣昌盛。但是,“险阻其如蜀道难”则是说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危险,就像蜀地那样难以通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南方地区虽然风景优美,国家繁荣昌盛,但是那里的地理环境复杂危险,就像蜀地那样难以通过。这是全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与第一联相照应。

尾联:“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题罢新诗”是说写完了新诗。“五湖”,指太湖和洞庭湖等五个湖泊。“水云宽”是说太湖和洞庭湖的水波浩渺宽广,水雾弥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写完了新诗,心中非常高兴,不知道五湖的水波浩渺、水雾弥漫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是整首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鸡鸣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悠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