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王丧心醉其上,老叟避世居渭滨。
出猎初非取兽意,垂钩岂是求鱼人。
千年茅土有终始,一时际遇无比伦。
韩彭乌合成俎醢,三顾犹堪继后尘。

《狂王丧心醉其上,老叟避世居渭滨》出自元代诗人宋褧的古诗《太公遇文王图》,其古诗全文如下:狂王丧心醉其上,老叟避世居渭滨。出猎初非取兽意,垂钩岂是求鱼人。千年茅土有终始,一时际遇无比伦。韩彭乌合成俎醢,三顾犹堪继后尘。

宋褧(1294年-1346年),字显仲,号铁笛道人,大都(今北京)人。元朝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其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尤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宋褧的一生经历了元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所造诣,而且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够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宋褧的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历史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中的“狂王丧心醉其上”形象地刻画了当时的统治者沉迷于享乐,忘记了国家大事。而“老叟避世居渭滨”则表达了一位隐者远离尘嚣,选择归隐山林,过着清静的生活。这种对比,一方面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另一方面也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品质。

诗中的“出猎初非取兽意,垂钓岂是求鱼人”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狩猎和垂钓虽然是古代文人常见的活动,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狩猎象征着权力和征服,而垂钓则代表着宁静和内心的修炼,两者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诗的最后一部分“韩彭乌合成俎醢,三顾犹堪继后尘”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巧妙呼应。这里的“韩彭”,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两个著名诸侯国——韩国和楚国,它们的国君都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俎醢”则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皿,这里比喻这两个国家的灭亡。最后一句“三顾犹堪继后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英雄人物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宋褧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