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漫赋题□平官舍

绣衣不为吟哦出,诗料纵横簇眼前。
岩鸟杂鸣诸部乐,石苔乱布五铢钱。
焚香乞水痴求雨,刻木通泉巧溉田。
尸位空言无所补,寓情托物亦犹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漫赋题□平官舍》是南宋文学家宋褧的一首诗。宋褧,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是元代著名学者和诗人,其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监察御史再到翰林学士等多个官职的转变。

宋褧的这首诗作《山中漫赋题 平官舍》描绘了他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他闲暇时闭阁读书、宾僚散去后独自焚香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首先,在语言风格上,宋褧善于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诗句既具有画面感又不失哲理性。例如,“绣衣不为吟哦出”,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清高脱俗。其次,在意境营造上,宋褧能够将山水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空间。如诗中的“岩鸟杂鸣诸部乐,石苔乱布五铢钱”,不仅描绘了山林的自然景观,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宋褧的《山中漫赋题□平官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趣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宋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学,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