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大本赴西台御史分得尘字

释褐由来第几春,彩衣重袭绣衣新。
地连羌僰民皆幸,天助风霜笔有神。
骢马岂期多避路,都亭无用苦埋轮。
致君勋业争先睹,应叹遗贤满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赵大本赴成都尹》。这首诗是岑参在长安时写的。当时,岑参与赵大本都是进士出身,又同为天宝末年的才俊之士,因此彼此感情很好。岑参曾写《赠赵侍御》诗云:“忆与君别后,相逢无路通。殷勤报消息,相忆在西东。”可见二人关系十分亲密。岑参任右补阙期间,赵大本是其座师,所以岑参对老师很尊敬,对老师的弟子也很关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写道“送赵大本赴西台御史分得尘字”,赵大本是赵地的豪民,他的儿子赵庭玠是中书侍郎张九龄的门生。唐玄宗开元初年,朝廷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赵庭玠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考中第一名,授集贤院校书郎。不久,因父亲犯法被流放岭南,赵庭玠也随家迁往南方。后来,赵庭玠改任太子中允,分司东都洛阳,不久又改任尚书比部员外郎兼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三品。天宝六年(747),安史之乱爆发,李林甫排挤异己,诬陷赵庭玠与张九龄有私交,将他贬为溱州司马。赵庭玠临走之前,将儿子赵大本托付给岑参。赵大本拜别岑参时,写了一首《送岑征南赴江宁》,其中有“愿君持此土,为我谢王侯”的话。岑参在诗中回赠道:“君今行万里,勿忘故人恩。我亦扬清白,唯应事主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