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回至利阳道中

愁见群峰云气阴,泥涂溽暑苦难任。
逢人莫问何时雨,陌上蹄涔尺许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回至利阳道中》是元代诗人宋褧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在炎热夏季的艰辛旅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愁见群峰云气阴,泥涂溽暑苦难任。
    逢人莫问何时雨,陌上蹄涔尺许深。

  2. 诗歌背景
    宋褧,字显夫,元大都(今北京)人。泰定元年进士,曾任秘书监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宋褧以敢言著称,曾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最终累拜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有《燕石集》传世。

  3.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复回至利阳道中》通过“愁见群峰云气阴,泥涂溽暑苦难任”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恶劣天气和艰苦环境。乌云密布的天空和泥泞不堪的道路,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压抑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无奈与辛酸。
  • 情感表达:“逢人莫问何时雨”,表达了作者对于未知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 生活哲理:“陌上蹄涔尺许深”,通过对旅途中泥泞小路的描绘,寓意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和困难。这种比喻深刻揭示了生活中的坎坷与不易,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困境、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
  1. 文化价值
  • 《复回至利阳道中》不仅是宋褧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它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现状和思想观念,为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
  1. 艺术技巧
  • 宋褧在《复回至利阳道中》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和象征等。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对旅途中各种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复回至利阳道中》作为元代宋褧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为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