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筑水息波涛,城里青帘间树梢。
谁信琴堂太岑寂,承尘低处燕为巢。
谷城县斋留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谷城县斋留题”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的古诗,诗中描绘了城南筑水与城里青帘之间的对比,并表达了对琴堂太岑寂的感慨以及燕子在低处承尘为巢的景象。
宋褧(1294-1346),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见长,其中“谷城县斋留题”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田园画卷,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的“城南筑水息波涛,城里青帘间树梢。”描绘出城南和城里截然不同的景象。城南的河水筑堤,使得波浪平息,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而城里的青帘则点缀在绿树之间,增添了几分雅致。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也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上,城南的宁静和谐与城里的繁华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谁信琴堂太岑寂,承尘低处燕为巢。”则是对琴堂太岑寂的一种反衬。诗中的琴堂,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精神居所,而这里的寂静无人打扰,显得更为深沉。而在承尘较低的燕子,则成为了这宁静中的一抹生机,它们在低处筑巢,似乎在诉说着生命不息、繁衍不止的哲理。
“谷城县斋留题”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和谐之美的追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元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