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沼移栽菡萏茄,曲台培植牡丹芽。
小山丛桂多清致,不用河阳一县花。

【注释】:

谷城县斋留题:谷城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故乡,他的诗集中有多处描写故乡风物的作品。方沼移栽:方沼,即方形的池沼,这里代指池塘,比喻清雅的居所。菡萏(hàn dàn)茄:荷花的别称。曲台培植:曲台,有曲折的台榭之意,这里指种植牡丹花的地方。小山丛桂多清致:小山,指小而高的山丘;丛桂,指丛生的桂树。清致,意态清新,品格高雅。河阳一县花:河阳,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唐代以盛产牡丹著称。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家乡谷城县的一处书房里写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居的喜爱之情。

首句“方沼移栽菡萏茄”,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在一方池塘边,移植了荷花、芍药等花卉。荷花的清香和牡丹的艳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二句“曲台培植牡丹芽”,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曲台旁培植牡丹的情景。牡丹花盛开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诗人用牡丹芽来比喻牡丹的嫩芽,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

第三句“小山丛桂多清致”,则是对诗人故居的赞美。小山上长满了桂树,桂花盛开时,香气浓郁。诗人用“多清致”来形容这些桂树的品质,既表现了它们高洁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不用河阳一县花”,则是诗人对自己故居的自信。他说,我的家园虽然没有河阳县那样名胜古迹,但同样有着美好的景色和品质,不需要羡慕别人。这句话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故居的自豪和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