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褐南州客,依先北府居。
起辞从事辟,归读古人书。
暮雨江云湿,春风汴柳疏。
他年有来雁,毋惜问何如。
送人北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人北归》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该诗主要描写了安史之乱后诗人与友人一同逃往南方,而战乱平定后友人独自北归的情境。在探讨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和欣赏。
诗歌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中叶,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不稳,安史之乱爆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与友人共同逃亡至南方,这段经历无疑对诗人的人生观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人北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战后的故乡一片残破,但青山依旧。这一设想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诗中的情感表达十分真挚。诗人不仅描述了与友人一起逃难的艰难岁月,还表达了对友人北归的不舍与关切。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诗歌的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前半部分回忆了安史之乱爆发时的逃亡经历,后半部分则着重描绘了战后北归的送行场景,整体上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这种结构布局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送人北归》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乱后生活的佳作,更是一种情感、历史与艺术的融合。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平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