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岁即事

北风竟日吹寒雨,云湿天低鸟不飞。
残雪山中消已尽,早梅江上见犹稀。
年光忽去足可惜,壮心空在每多违。
东郊明朝春色动,楼前应可瞻晴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岁即事》是元代诗人吾丘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吾丘衍:元代杰出的文学家、学者,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情感体验。
  • 创作背景:吾丘衍在元代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面对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他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1. 诗词原文
  • 北风竟日吹寒雨,云湿天低鸟不飞。
  • 残雪山中消已尽,早梅江上见犹稀。
  • 年光忽去足可惜,壮心空在每多违。
  • 东郊明朝春色动,楼前应可瞻晴辉。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北风、寒雨、残雪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寒冷且萧瑟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象征意义:残雪与早梅的出现象征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外界环境艰苦,但依然有事物能够抵御严寒,展现出生机。这可能暗喻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不失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哲理思考:诗中的“年光忽去”与“壮心空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理想的追求。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暮岁即事》不仅展现了元末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也反映了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影响传承:作为元代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暮岁即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元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同时也能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