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寺洞中吹箫

独携凤管入岩扉,树拂春风草拂衣。
不敢更吹天上曲,恐惊石散作云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寺洞中吹箫》是元代吾丘衍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独携凤管入岩扉,树拂春风草拂衣。不敢更吹天上曲,恐惊石散作云飞。

  2. 创作背景:吾丘衍,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杨寺洞中吹箫》是其代表作之一。据传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杨寺时所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游赏自然、抒发情感的生活场景。在古代,文人常以山水为题,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因此这首诗可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3. 鉴赏分析:《杨寺洞中吹箫》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中的“独携凤管入岩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自进入幽静的山洞,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情景。“树拂春风草拂衣”则描绘了春天里树木轻拂,风动草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沉浸在美景之中,而是有所顾忌,“不敢更吹天上曲,恐惊石散作云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美的珍惜,也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

《杨寺洞中吹箫》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富含哲理和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