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辅听雨轩

帝子吟潇湘,潇湘云烟竟茫茫。楚客歌洞庭,洞庭木叶空秋声。
岂如敬亭山前野人宅,西风不惊响云滴。烛花未剪书在床,爱尔玄音起虚寂。
忽无复有天,洒洒来自然。山中枕流人,如听洗耳泉。
神融意适有真趣,汝南郭泰来何暮。忽忆陇头水,罢我膝上琴。
旅人动遐思,无此潇洒心。君不闻岩花悲歌杜陵老,山雪空回剡溪棹。
祁寒暑雨惟怨咨,流麦漂衢竟谁道。与君歌听雨,秋雨最可听。
明朝雨歇云亦散,月色满地秋冥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公辅听雨轩》是元代吾丘衍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沉思。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下文人的心灵状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作者背景介绍
  • 吾丘衍:作为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吾丘衍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深受后人的敬仰。其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1. 诗歌原文
  • 原文如下:“帝子吟潇湘,潇湘云烟竟茫茫。楚客歌洞庭,洞庭木叶空秋声。岂如敬亭山前野人宅,西风不惊响云滴。烛花未翦书在床,爱尔玄音起。”
  • 这首诗通过对潇湘、洞庭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遥远而美丽自然景观的向往和赞美。同时,通过对敬亭山前野人宅的描述,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1. 诗中意象解析
  • 潇湘、洞庭:这两个地名代表了中国南方的山水之美,诗人在这里寄托了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 敬亭山前野人宅:这里的“野人”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尊敬。
  • 西风、响云滴:这些词汇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自然的美好。

《陈公辅听雨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