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枯河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枯河》是元代吴澄的诗作,以其深刻的自然观察和人文思考著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吴澄(1250年-1336年),原名吴汶,字澄道,号草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吴澄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为主。

  • 吴澄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其中不乏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

  • 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

  • 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过枯河》作为吴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规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