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友人见访不遇

荷笠深山采药回,荆扉石径损秋苔。
花边稚子相迎说,昨日有人骑马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友人见访不遇》是元朝诗人何中创作的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酬友人见访不遇》创作于元朝,一个文学兴盛的时代。元代的文人墨客在诗歌、散文、书画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 作者介绍:何中是元朝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他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文人的生活状态。
  1. 诗作原文
  • 荷笠深山采药回:描述了诗人穿着斗笠,背着药篮,从深山之中归来的情景。
  • 荆扉石径损秋苔:荆门石阶上长满了秋天的青苔,显得有些荒凉。
  • 花边稚子相迎说:孩子们在花旁迎接着说,昨日有客人骑马来过。
  • 昨日有人骑马来:暗示了诗人因未能见到来访的朋友而感到遗憾。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荷笠深山”和“花边稚子”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含蓄表达: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象和人物的反应来间接透露出自己的感受,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酬友人见访不遇》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文人的生活情趣和他们对于自然、社会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