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
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
莫忧王叵逢碑堕,好唤刘伶荷锸随。
谁道野夫为计早,乐夫天命复奚疑。
庚寅四月廿八日椫旁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寅四月廿八日椫旁成》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死亡、自然和人生哲理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吴景奎,元代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有唐人之风。他的生平事迹在诗中也有所反映,如诗中的“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反映了他对生死的态度。
诗歌原文:“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莫忧王叵逢碑堕,好唤刘伶荷锸随。谁道野夫为计早,乐夫天命复奚疑。”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命运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接受。诗中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态度:宁愿选择像桑蚕那样默默无闻但辛勤劳作的生活方式(桑蚕成茧是吾师),也不企求死后像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马革裹尸非我愿)一样。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即使面对可能的碑文坠落(莫忧王叵逢碑堕),诗人也能淡然处之,与自然和谐相融。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接受并热爱生命的终结,因为这是天命所归。
诗歌鉴赏: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诗中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深深打动读者,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对生活、对死亡的新的认识和感悟。
《庚寅四月廿八日椫旁成》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通过对生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探讨,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