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
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
莫忧王叵逢碑堕,好唤刘伶荷锸随。
谁道野夫为计早,乐夫天命复奚疑。
庚寅四月廿八日,在椫旁建成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
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
莫忧王叵逢碑堕,好唤刘伶荷锸随。
谁道野夫为计早,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庚寅:农历干支纪年之一,代表的是公元1020年。
椫旁成:指建造完毕的意思。
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人生短暂的百年寿命,要用三寸厚的桐木棺材自我埋葬。
马革裹尸:古代战士以马皮裹体,表示战死沙场。这里比喻死亡。
桑蚕成茧:蚕结茧而死,这里比喻生命的终结。
莫忧王叵逢碑堕:不要担忧王家墓志被毁坏了。王叵(fǒu)可能是指某位君王。
刘伶荷锸随:刘伶喜欢喝酒,死后用瓦罐装水当酒喝。
谁道野夫为计早:谁说我早早地谋划这些?
乐夫天命复奚疑:我乐于接受天命的安排,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短暂、死亡不可避免的认识和接受。他以“人生刚作百年期”,暗示人生的短暂。然后用“三寸桐棺手自治”来形象地表达自己死后的葬礼安排。接着通过“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生死都是天命,无需过多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豁达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