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知更万籁收,可人清景思悠悠。
朱帘卷雨初消暑,冰簟含风不耐秋。
推枕忽惊身是客,倚阑惟有月当楼。
此时无限相思意,目断孤鸿寄远愁。
旅夜对月有怀尹舜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夜对月有怀尹舜卿》是元代吴景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面对明月时的内心思念和孤独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的旅途情景,还深刻反映了他因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产生的忧郁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吴景奎(约公元1268年-1329年),字叔明,号东篱,又号南皋,南宋遗民,浙江绍兴人。他在元朝建立后,不愿仕元,隐居不仕,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文人。
诗歌原文:金点知更万籁收,可人清景思悠悠。朱帘卷雨初消暑,冰簟含风不耐秋。推枕忽惊身是客,倚阑惟有月当楼。此时无限相思意,目断孤鸿寄远愁。
诗歌赏析:首联“金点知更万籁收,可人清景思悠悠”中,诗人描述了深夜时分,听到报更声而万物似乎都停止了呼吸,这种寂静之中透露出一种可人的清景,同时也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怀旧思绪。颔联“朱帘卷雨初消暑,冰簟含风不耐秋”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末初秋的景象:细雨过后,朱红的帘幕被卷起以驱散暑气;清凉的竹席上吹来的微风让人感到不耐其久。颈联“推枕忽惊身是客,倚阑惟有月当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为身处异地、身不由已而产生的孤独与不安。尾联“此时无限相思意,目断孤鸿寄远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起的忧愁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生动刻画,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旅夜对月有怀尹舜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和深邃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