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简吴浚仲避地紫岩山

镜中华发不胜簪,歌咏周南治世音。
老骥谩怀千里志,隙驹空负百年心。
传声烽火犹虚远,遁迹山林竟密深。
多谢故人怜寂寞,可堪庄舄独哀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简吴浚仲避地紫岩山》是元代诗人吴景奎的作品,其内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自己隐居生活的真实感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吴景奎,字文可,生于元代婺州兰溪(今属浙江省),他七岁起就勤奋学习,有成人之学力。吴景奎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风格清丽,颇有唐人遗风,尤以擅长七言律诗见长。他的代表作之一《奉简吴浚仲避地紫岩山》便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镜中华发不胜簪,歌咏周南治世音。”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其中“镜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省与反思。同时,“歌咏周南治世音”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老骥谩怀千里志,隙驹空负百年心。”这里通过比喻老骥(比喻年长的贤者)和隙驹(比喻年轻人或无远大志向的人)的境遇,深刻描绘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和人生经验的积累。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传声烽火犹虚远,遁迹山林竟密深。”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疏离感,表达了他愿意远离尘嚣,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这种选择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许多知识分子不得不选择隐逸的生活态度。

“多谢故人怜寂寞,可堪庄舄独哀吟。”最后一句中的“故人”指吴景奎的朋友或是同道中人,他们的同情和理解让诗人感到慰藉。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孤独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可堪庄舄独哀吟”,其中的“庄舄”是屈原的别称,意味着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才感到心灵的慰藉。

《奉简吴浚仲避地紫岩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反映了元代文人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时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元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还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