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华发不胜簪,歌咏周南治世音。
老骥谩怀千里志,隙驹空负百年心。
传声烽火犹虚远,遁迹山林竟密深。
多谢故人怜寂寞,可堪庄舄独哀吟。
奉简吴浚仲避地紫岩山镜中华发不胜簪,歌咏周南治世音。
老骥谩怀千里志,隙驹空负百年心。
传声烽火犹虚远,遁迹山林竟密深。
多谢故人怜寂寞,可堪庄舄独哀吟。
注释:
- 镜华:指镜子,比喻人的容颜。
- 歌咏:歌唱,这里指创作歌曲歌颂美好的事物。
- 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是周朝的乐歌,这里泛指诗歌。
- 老骥:指年老的千里马,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 隙驹:指年轻的马,常用来比喻年轻有为但缺乏远见的人。
- 传声:传递消息,这里指诗的传播。
- 遁迹:隐居,逃避世事。
- 庄舄:指古代越国的诗人庄舄,他的足迹遍及各地,后因怀念故乡而作《思乡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吴浚仲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首句“镜华”既点明时间,又暗示了友人的年龄。第二句“歌咏周南治世音”,赞美友人的创作才能如同《诗经》中的《周南》一样,能够歌颂美好的时代。第三句“老骥谩怀千里志”,借用“老骥”(老马)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第四句“隙驹空负百年心”,则用“隙驹”(小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有雄心壮志,却因为年少无知而未能实现。这两联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愿,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有用的人才。
第五、六句“传声烽火犹虚远,遁迹山林竟密深”,描绘了友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传声烽火犹虚远”,意味着在战乱时期,消息传递艰难,难以得知外界情况;“遁迹山林竟密深”,则描绘出友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景象。这两个句子既展现了友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两句“多谢故人怜寂寞,可堪庄舄独哀吟”,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故人怜寂寞”,意味着友人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他仍然得到了诗人的关爱和尊重;“庄舄独哀吟”,则是借用古代越国诗人庄舄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