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宿横望

远上寒山石径斜,月临荒戍起啼鸦。
故乡今夜思千里,每到花时不在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古宿横望”是宋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俊民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展示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成就。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李俊民(967-1025),字少逸,号庄山,宋代文学家。他的生平和创作生涯都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李俊民的诗歌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被后人尊为“诗史”。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集古·宿横望》原文如下:远上寒山石径斜,月临荒戍起啼鸦。故乡今夜思千里,每到花时不在家。
  • 译文:远远地登上了寒冷的山峰,山石铺成的小路显得那么陡峭。月光照耀着荒凉的边塞,军营里偶尔传来了乌鸦的叫声。今晚我在异乡思念家乡,每到花儿盛开的季节都不在家。
  1. 作品赏析
  • 《集古·宿横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夜晚遥望故乡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哀愁,更是对远方家园的一种牵挂。
  • 诗句中的“寒山”和“荒戍”,营造了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情感层次和艺术魅力。
  1. 写作背景
  • 根据历史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李俊民因直言进谏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户参军,后又被召回京任国子博士、秘书丞等职。然而,由于他多次上书劝谏皇帝不要过度迷信佛教,因此再次被贬至吉阳军(今海南海口)。此次谪居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岭南的自然风光和民间风情,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集古·宿横望》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宦海沉浮中的坚韧与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