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
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
能无鬼神笑,可柰疮痍俗。
不哀梁闲叟,欲竭南山木。
镇山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镇山堂》简介及赏析
李俊民,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是《镇山堂》的作者。他不仅精通经史,还对二程理学有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镇山堂》原文充满了对城市建筑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批判。诗中“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合理城市建设的不满,而“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则展现了作者对这种畸形发展的尖锐讽刺。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更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镇山堂》的翻译展示了原作的语言魅力和文化深度。它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时代背景,从而领会到作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镇山堂》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其思想内涵也极具启迪性。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文字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现代社会的可能路径。
在阅读《镇山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文学手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