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别友

烟草六朝梦,莺花三月游。
秦淮风雨夜,楚客别离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别友》是元代诗人汪泽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即现在的南京)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汪泽民是元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他曾获得仁宗延祐五年的进士及第,并担任过岳州路同知、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等职务。在文学上,他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他的诗歌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 创作经历:虽然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的仕宦生涯中某个阶段所写,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和对友人离别的感受。
  1. 诗作原文
  • 原文:烟草六朝梦,莺花三月游。
  • 译文:在烟雾缭绕的六朝往事中,我们曾经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1. 诗意解析
  • “烟草六朝梦”: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短暂繁荣,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 “莺花三月游”: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愉快时光。莺歌燕舞,花开如海,是古人赏春的意境所在。
  • “秦淮风雨夜”:秦淮河是南京市的象征之一,夜晚的雨景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别离的哀愁。
  • “楚客别离愁”:这里的“楚客”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别离愁”则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深深不舍。
  1. 写作特色
  • 情景交融:汪泽民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起来,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也有情感深度。
  • 语言精炼:整首诗语言简练,用词精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 情感真挚:汪泽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汪泽民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历史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 情感共鸣: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依然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共有的情感体验——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沉。

《金陵别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它不仅记录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还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提供了一种理解古人情感世界的独特视角,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宣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