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好向无中作,自有琼蟾照碧崖。
尽夜下工常不间,气固神备产婴孩。
赠程洁庵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程洁庵五首》是元代诗人李道纯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背景: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道士。他的诗作多体现了道教内丹学的特点,兼容并包,系统完整。他不仅精通道教丹功,而且其诗篇亦富有哲理和深邃的意境。这些特点在《赠程洁庵五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品内容: 《赠程洁庵五首》共五首,每首都蕴含着独特的哲理和美学追求。例如,其中的一首写道:“无为好向无中作,自有琼蟾照碧崖。尽夜下工常不间,气固神备产婴孩。”这首诗通过“无为”这一概念,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宇宙生成等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和理解。
艺术特色: 李道纯的诗作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而著称。在《赠程洁庵五首》中,李道纯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和意象,如“琼蟾”、“碧潭”、“真乐处”等,这些意象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学意味。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历史影响: 尽管作为文学作品,《赠程洁庵五首》可能不如一些经典诗歌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李道纯作为元代的重要道家思想家,其诗作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元代文学和道教思想的宝贵资料。
《赠程洁庵五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哲理的诗歌作品,它还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是研究元代道教思想及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元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