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安人鸩毒,我老嗟无闻。
知汝行有日,送汝宁无言。
汝父早即世,汝子衣犹斑。
汝弟颇知学,且识应门难。
别家思自奋,托荫薇花垣。
王侯近下士,接待礼尤宽。
人观所为主,结交慎扳援。
期汝在远大,嘱汝犹殷勤。
蛟龙蛰深壑,变化斯须间。
雕鹗志霄汉,奋迅凌风翰。
钱塘萃佳丽,比屋人烟繁。
寝食须自谨,勿蹑春风门。
酌此一杯酒,我心愈忧烦。
功名倘相遂,寄我归来篇。
送景融侄之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景融侄之浙》是元代诗人岑安卿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岑安卿对侄子景融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对时世的深刻理解和对家族未来的关切。下面将围绕《送景融侄之浙》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岑安卿,字静能,自号栲栳山人,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他以志行高洁、穷厄以终而闻名,还曾作《三哀诗》,吊念宋遗民在里中者,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原文:
宴安人鸩毒,我老嗟无闻。知汝行有日,送汝宁无言。
汝父早即世,汝子衣犹斑。汝弟颇知学,且识应门难。别家思自奋,托荫薇花垣。
王业兴何极,吾宗幸相安。诗歌解读: 这首诗以“宴安人鸩毒”开篇,用“宴安”暗示世事的险恶,提醒景融远离这种环境。接着,诗人通过回忆景融的父母、子女和弟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担忧。最后,诗人以“王业兴何极,吾宗幸相安”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家族平安的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家族性。元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间疾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岑安卿作为一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世的关注和对家族命运的忧虑。
通过对《送景融侄之浙》这首诗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岑安卿对侄子景融的深情厚意的表达,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