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泊舟渚矶

采石不见李太石,骑龙上天吹紫笙。天上甚乐苦无酒,东游十二白玉城。
蛾眉亭下明月出,牛渚矶头春水生。一鹤西飞向何处?惟闻万壑松风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五夜泊舟渚矶》是元代著名诗人李孝光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孝光,字季和,号五峰,又号湘中居士。他是元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诗歌多表现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意境悠远著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词原文:《十五夜泊舟渚矶》的原文如下:
    采石不见李太白,骑龙上天吹紫笙。
    天上甚乐苦无酒,东游十二白玉城。
    蛾眉亭下明月出,牛渚矶头春水生。
    一鹤西飞向何处?惟闻万壑松风声。

  3. 诗句解析:此诗开篇便以“采石不见李太白”起兴,通过对比李白与自己,表达了诗人对前辈诗人的仰慕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天上甚乐苦无酒,东游十二白玉城”,则描绘了一幅仙人遨游仙境的图景,其中“苦无酒”暗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某种无奈和逃避现实的意味。第三联“蛾眉亭下明月出,牛渚矶头春水生”具体描写了诗人在夜晚泊舟时的景色,明月与春水相映成趣,营造出静谧而美丽的氛围。末联“一鹤西飞向何处?惟闻万壑松风声”则以鹤的飞翔象征诗人内心的飘渺与不定,以及听到万壑松风声带来的深远感受。

这首诗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刻画,李孝光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