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 新柳

陌上东风初转。暗黄犹浅。金鞭拂雪记章台,是几度、朱门掩。
千缕柔丝迎面。吹笙人远。妆楼妒冷绣帘垂,恐误了、双双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落索 · 新柳》是元代诗人邵亨贞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新柳的观察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邵亨贞,元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情感。他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元代文学史上,邵亨贞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诗歌原文与翻译:《一落索 · 新柳》原文如下:
缕缕鹅黄拂晓。弄烟轻袅。宜春花外万丝金,记朝罢、惊啼早。  
学舞楚腰犹小。不禁寒悄。近来张绪减风流,又恐被、蛾眉恼。  

根据这首诗的注释,它描绘了春天新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的形象,以及人们在柳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1. 作品赏析:《一落索 · 新柳》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情感。邵亨贞通过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柳”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引人深思。
  2. 写作背景:该词作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这首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元代的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有繁荣和开放的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诗词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尤为凸显。
  3. 文学流派与特点:《一落索 · 新柳》属于婉约词这一文学流派,它以柔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婉约词注重情感的表现和内心的抒发,强调音律的和谐与美感的传递,而邵亨贞的这首词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优美的文字同时,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探讨。

《一落索 · 新柳》是一首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春天柳树的美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