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子贽韵

梦中走马上西凉,回首燕山六月霜。
尚想筑台思郭隗,谁能荐士效田光。
三陲吴楚人才劣,百战河山事会长。
赖有淮南招隐处,掩窗清昼坐焚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子贽韵》是元代诗人周霆震的作品,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怀念和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周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先祖为宋之先辈,因此其个人学识渊博,受到时人的尊重和赞誉。在文学创作上,他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不仅在元朝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被后世广泛传颂。
  2. 作品原文:《和刘子贽韵》的原文如下:梦中走马上西凉,回首燕山六月霜。尚想筑台思郭隗,谁能荐士效田光。三陲吴楚人才劣,百战河山事会长。赖有淮南招隐处,掩窗清昼坐焚香。
  3. 作品鉴赏:这首七言律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梦游西凉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郭隗的怀念以及对于人才的渴望和珍视。诗句中的“燕山”、“六月”、“郭隗”等元素,既展现了北方边塞的苍凉景色,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同时,通过对比“吴楚”“河山”,诗人抒发了对南方文化与人才的向往与赞美。结尾部分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4. 作品评价: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弘扬了国学精神,还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四库总目》将其列入元末之诗史,足见其在当时的文化影响力。此外,这首诗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力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赞赏,成为了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和刘子贽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文学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国家、对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