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丘豕立俄人啼,淮水失却巫支祁。万牛腥闻红帕首,天狼反被青云衣。
坞金递遣髑髅守,日注鬼箓停生机。风尘展转逾十载,意者天怒民浇漓。
故令六合日颠倒,人类灭尽将无遗。云胡玉毁石自若,荧惑扬彩三阶微。
沣兰无实荃蕙化,蹠蹻往往嗤随夷。奸凶残忍源源出,福善祸淫殊反易。
杀人白昼临通衢,长剑大刀争割食。东家处子西家搂,父母吞声泪偷滴。
书生平日苦自信,坐谈性命成迂僻。有人抱膝吟草庐,夜梦史迁紬秘书。
共工举头天柱折,五丁凿石岷峨枯。有穷飞箭落九日,防风戮骨雄专车。
跨秦历汉凡几劫,宇宙戏掷犹摴蒱。君不见邯郸空国长平陷,又不见焦土咸阳总冤滥。
区区反覆焉足云,老天为质由来暗。
天问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问补》是元朝周霆震的作品。下面将对《天问补》的相关信息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作品简介:《天问补》是周霆震所著,旨在弘扬国学并传承文化。该作品不仅包含原文,还附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等内容。它通过引用《楚辞》来展开论述,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热爱。
研究内容:周霆震在《天问补注》中对《楚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不仅列明了《天问》原文,还将朱熹的《集注》与毛氏的补注并列展示,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楚辞》中的深奥含义。这种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创作风格:《天问补》在文学上展现出了一种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生动描绘,作者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历史背景:《天问补》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面临着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的双重压力,他们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天问补》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它通过古典的形式展现了深刻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这部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享受,也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及其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