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焦山寺

涉江已阅裴公洞,复访焦先到此山。
险绝远同巴蜀峡,岿然对峙海门关。
神蛟戏浪时潜跃,野鸟巢林自往还。
建业青山广陵树,开轩尽在酒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链接信息显示,《游焦山寺》是元代周伯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周伯琦,作为元代的文人,其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体的情感体验。
  2. 诗歌原文:该诗描述了诗人涉江游览裴公洞后,又来到焦山寺的经历。诗句中描绘了远望险绝的巴蜀峡与对峙的海门关,以及神蛟戏浪、野鸟巢林等自然景观。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可能涉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或历史的某种感悟。诗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或许也在寻求心灵的宁静或哲理的启示。
  4.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它体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艺术魅力。律诗通常要求对仗工整、韵律严谨,而这首诗则可能在这些方面做得相当精致。
  5. 文化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游焦山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知,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6. 历史影响: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可能被后人传颂和研究。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和审美情趣。

周伯琦的《游焦山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间的文化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