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常移居南楼

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
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
因山以崇德,观水欲知源。
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孝常移居南楼》是元代诗人周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孝常移居南楼》是周砥在元末避地期间所作。周砥,字履道,生于平江路吴县,元末至正年间寓居无锡,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好。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因逃避战乱而隐居,后游会稽,最终不幸死于兵乱之中。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所示:

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 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
因山以崇德,观水欲知源。 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首先,诗中的“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描写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高楼和野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其次,“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则是诗人对于喧嚣世界的一种超脱和表达,希望通过隐居来寻求内心的宁静。

《孝常移居南楼》不仅是一首艺术上成熟的五言律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