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

青祁适举棹,绿芷满芳洲。
乱山昏渐匿,平湖晴不流。
故人久去国,此处曾同舟。
烟尘西北路,望断意难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之艺术魅力

周砥的《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心境。

“青祁适举棹,绿芷满芳洲。” 开篇便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草木葱郁的画面。这里的“青翠”和“绿芷”都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适举棹”则透露出一种随性而行的闲适态度。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乱山昏渐匿,平湖晴不流。” 这两句诗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意境。诗人用“乱山”和“平湖”两个相对的元素,构建了一个动静结合的场景,既表现了战争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故人久去国,此处曾同舟。” 这两句则转入到了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与“故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绪的转变,使得整个诗歌的张力得到加强,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

“烟尘西北路,望断意难休。” 最后一句则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在这里,“烟尘”象征着战乱,而“望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无端产生,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让人读后不禁沉思。

《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个体在动荡时代中的心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元代社会的风貌及其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