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次俞伯阳韵

无营百虑省,有作虑乃多。
空林无客过,寂寞类山阿。
果熟风自落,蛛丝当户罗。
断蓬非无根,落木亦有柯。
所怀愿不获,抱恨将如何。
白云怅悠悠,回首聊咏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诗次俞伯阳韵》是元末明初诗人宗衍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反映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宗衍,字道原,号平江路人,是一位著名的元代诗人兼书法家。他生活在元朝至正年间,曾居住在石湖楞伽寺和嘉兴德藏寺等地。他的诗作以其清丽幽茂的风格著称于世,被收录于《碧山堂集》中。
  2. 原文内容:诗的开头“无营百虑省,有作虑乃多。”表达了作者对纷扰生活的超然态度,认为不必要的忧虑太多反而会增加心力。接下来的“空林无客过,寂寞类山阿”描绘了一个无人打扰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果熟风自落,蛛丝当户罗。”则通过自然现象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脆弱。最后“所怀愿不获,抱恨将如何”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及其难以实现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炼而深刻的语言表达。诗人善于使用简洁的词汇来传达深远的情感和意境,使得作品既富有哲理性又不失审美价值。此外,诗歌的结构也相当巧妙,前后呼应,层层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4. 影响评价:此诗在明代广为传阅,并受到了后世学者和文人的高度评价。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散文诗,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5.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杂诗次俞伯阳韵》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文本,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的生活智慧和艺术追求。

《杂诗次俞伯阳韵》不仅是宗衍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