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青冢次贾

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塞尘。
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
朝云雁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
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青冢次贾》是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昭君出塞的凄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中“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塞尘”描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和她的美丽容貌如何被风沙侵蚀,形象地展示了昭君的悲剧性命运。这种描写不仅让人联想到昭君在边塞的孤独与辛酸,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反映了当时边疆的不安定局势,以及对那些因战功而被封为功臣的人们的道德质疑。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判,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审视。

“朝云雁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朝云与雁鸣呼应,暗示着战争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强化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痛苦的感叹。

“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以春天的景致作为背景,虽然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但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美好的易逝。这样的结尾,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过青冢次贾》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感慨的诗歌,更是一个关于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作品。通过对昭君出塞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耶律楚材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评,使得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