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侄正卿

辽室东丹九叶芳,曾陪剑佩侍明昌。
学书写尽千林叶,习射能穿百步杨。
兴废人间战白蚁,荣枯枕上梦黄粱。
故山咫尺宜归去,莫使因循三径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侄正卿是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对家族历史的追溯和对侄子的期望。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宰相。他是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元代的大乱为这位文人提供了用武之地,他被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后,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朱元璋平定吴后,因其才被召参与《元史》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

  2. 诗作原文:辽室东丹九叶芳,曾陪剑佩侍明昌。 案公侄钧与公年相若,得及侍明昌则正卿与文集十之侄九龄殆一人也。

  • 原文解析:首句“辽室东丹九叶芳”暗示了辽国皇族的悠久传承;“曾陪剑佩侍明昌”描绘了家族昔日的荣耀,体现了对过去的尊崇。第二句“案公侄钧与公年相若,得及侍明昌则正卿与文集十之侄九龄殆一人也。”则进一步表达了耶律楚材对于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传统,成为像自己一样的杰出人物。
  1. 诗歌鉴赏:在这首诗中,耶律楚材通过对历史和家族的回望,展示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后代的期望。他不仅通过文字记录了家族的历史,更通过这种形式向侄子传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不仅是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激励和期望。

耶律楚材的《赠侄正卿》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见证和文化传承。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后世的期望,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文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有兴趣了解元代文化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