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千古事,胜负一枰棋。
感恨空兴叹,悲吟乃赋诗。
三皇崇道德,五帝重仁慈。
礼废三王谢,权兴五伯漓。
焚书嫌孔孟,峻法用高斯。
政出人思乱,身亡国亦随。
阿房修象魏,徐福觅灵芝。
偶语真虚禁,长城信谩为。
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汉兴学校启,文作典章施。
黩武疲中夏,穷兵攘四夷。
嗣君恩稍失,刘氏德难衰。
新室虽兴难,真人已御期。
魏吴将奋起,灵献自荒嬉。
贼子权移汉,奸臣坞筑郿。
三朝如峙鼎,四海若棼丝。
才奉山阳主,已生司马师。
仲谋服孟德,葛亮倍曹丕。
惟晋成独统,平吴混八维。
有初终鲜克,居治乱谁思。
蝉鬓充兰掖,羊车绕竹岐。
孙谋无远虑,神器委痴儿。
国事归椒室,民饥询肉糜。
为人昧菽麦,闻蟆问官私。
卫瓘尝几谏,何曾已预知。
五胡云扰攘,六代电奔驰。
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天光分耀日,地里裂瓜时。
历数当归李,驱除暂假隋。
西陲开鄯善,东鄙讨高丽。
鸾驾如江国,龙舟泛汴漪。
锦帆遮水面,粉浪污河湄。
府藏金帛积,生灵气力疲。
盗贼天下起,章奏禁中欺。
海内空龙战,河东有凤姿。
元戎展鹰犬,颉利助熊罴。
奉表遵朝命,尊王建义旗。
经营于盗手,禅让托君辞。
豪哲归吾彀,要荒入我羁。
太宗真令主,贞观有皇规。
正美开元治,俄成天宝悲。
曲江还故里,林甫领台司。
裂土封三国,缠头爱八姨。
霓裳犹未罢,鼙鼓恨来迟。
逆寇陵丹阙,君王舍翠眉。
两京贼党灭,方镇重权移。
朱李元堪叹,石刘亦可嗤。
九州重搆乱,五代荐荒饥。
辽宋分南北,翁孙讲礼仪。
宣和风侈靡,教主德庸卑。
背约绝邻好,兴师借寇资。
悬知丧唇齿,何事撤籓篱。
失地人皆怨,蒙尘悔可追。
辽家遵汉制,孔教祖宣尼。
焕若文章备,康哉政事熙。
朝廷严衮冕,郊庙奏埙篪。
校猎温驰射,行营习正奇。
南州走玉帛,诸国畏鞭笞。
天祚骄人上,朝鲜叛海涯。
未终三百祀,不免一朝危。
鸭绿金朝起,桑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介绍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该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之情。全诗共一百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典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
诗人选取了“汉皇”这一主题进行展开。汉皇作为西汉时期的开国皇帝,他的英勇和智慧被后世传颂。诗人通过描写汉皇的英明和威武,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对汉皇的失误表示了遗憾,认为他过于自信而忽略了其他诸侯的联合抗敌。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诗人还提到了“魏晋”这一主题。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艺术都达到了巅峰。然而,诗人并没有将重点放在魏晋的繁荣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了其衰亡的原因。通过对魏晋灭亡原因的剖析,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诗人还涉及了“唐朝”这一主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疆域辽阔、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通过赞美唐朝的成就,表达了对历史辉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指出了唐朝后期的腐败和内耗等问题,对历史的反思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诗人还提到了“宋朝”这一主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诗人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宋朝的成就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了其衰落的原因。通过对宋朝衰落原因的分析,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这种历史观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这首诗通过选取不同的历史主题进行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汉皇、魏晋、唐朝和宋朝等历史时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担忧和期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