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公楚杞梓,作令晋衣冠。
得志但恐暮,济时非所难。
古今弦韵寡,岁月酒杯宽。
渺渺山中去,深深画里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维公楚杞梓,作令晋衣冠。
得志但恐暮,济时非所难。
古今弦韵寡,岁月酒杯宽。
渺渺山中去,深深画里看。
《题靖节征士归来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此诗借咏陶渊明归田隐逸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靖节先生,天资忠义,弱冠而立,志欲杀贼臣,报知己。乃从高祖于南阳,以布衣入京师,抗颜逆党,卒死不屈。故其人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操。然先生晚节颇衰,游于人间,自号“靖节”以终。余少时慕而乐与之交,今观其画,则又喜其有古风矣!
此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整首诗共二十个字。以下是这首诗的逐词解释:
靖节先生,天资忠义,弱冠而立,志欲杀贼臣,报知己。乃从高祖于南阳,以布衣入京师,抗颜逆党,卒死不屈。故其人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操。然先生晚节颇衰,游于人间,自号“靖节”以终。余少时慕而乐与之交,今观其画,则又喜其有古风矣!
这首诗通过描写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画作,展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于古代文化的推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