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到官八十日,今我到官逾半期。
劝农省俗了无补,暖衣饱食将何为?
常思在山深虎豹,几曾当道假狐狸?
英雄见义犹饥渴,可使文人有愧辞?
到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到官》是由元代诗人范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和感慨。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范梈(pēng)(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是元代著名的官员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清健淳朴为主,用力精深,与虞集、杨载和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在仕途上历任多种职务,有政绩的积累,后因疾病归隐。他的代表作之一《范德机诗集》记录了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历程。
诗文原文与鉴赏:《到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初至一地,对于未知深浅的迷茫和对现实官场生活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在官场中的体验与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批评态度。范梈在诗中写到:“陶公到官八十日,今我到官逾半期。劝农省俗了无补,暖衣饱食将何为?常思在山深虎豹,几曾当道假狐狸?英雄见义犹饥渴,可使文人有愧辞?”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他对个人处境的反思,也折射出对当时政治风气和官场文化的批判。
写作背景:尽管范梈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但《到官》这样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和政治斗争的关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许多士人对此感到失望。范梈在仕途中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官场的虚伪和腐败,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同时,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到官》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范梈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官场的观察和思考,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