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居十首

世情何事日羁縻,做个船居任所之。
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
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船居十首是由元代僧人明本创作的一组诗歌。以下是关于这组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明本(生卒年不详)是元朝时期的一位僧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根据作品风格来看,他可能生活在佛教文化较为兴盛的时代。
  1. 内容概述
  • 诗作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描绘水光、鱼影、雁声等意象,展现了宁静和谐的水上世界。最后两句“登天不用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俗世的向往和追求。
  • 文学手法:在这首诗中,明本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隐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诗中的比喻如“鱼影暗随”、“雁声遥与橹声齐”,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明本的诗歌语言简练且富有禅意,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的诗句如“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明本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水光沈碧”、“鱼影暗随”、“雁声遥与橹声齐”,这些意象的设置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

船居十首不仅是一首反映生活琐事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意、表现高僧内心世界的艺术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明本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刻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