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注释】 自赞:诗作的题名。 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岩花朵朵水泠泠,杨柳一瓶甘露滴。 “截断红尘”,指石壁陡峭如刀切一般。“冲开碧落”,指松林挺拔直上。“岩花”即山花、野花。“水泠泠”,形容清冽的泉水。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赞之作,表达了自己傲岸不凡的人格和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写景,用夸张笔法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趣。“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注释】 林塘庵:寺庙。 闲来便得闲:闲暇时就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好山好水任盘桓:美丽的山山水水,任人欣赏游览,可以尽情地流连忘返。 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林塘庵的外面是湖光山色,这美景与杭州的风景相媲美。 【赏析】 《林塘庵》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美好的环境中。 第一句“学得闲来便得闲”
第一首:净土诗二首 其一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 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注释: - 净土诗二首 其一: 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法信仰的诗歌,以净土为背景,描绘了富贵之人在佛教中的修行和期待。 - 富贵之人宜念佛: 指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应该念佛,通过念佛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 黄金满库谷盈仓: 形容财富极为丰厚,仓库里堆满了黄金,粮仓也装满了粮食。 - 世间受用无亏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注释] 身受帝王重用,担任宰相等重要职务;盖世功名,形容极其高的荣誉和地位。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注释] 本性中的弥陀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他不修行念佛,那又怎么能抵御无常的命运呢?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明本所作的《净土诗二首》。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身居高位、拥有盖世功名的人,他的内心却并不安宁,因为在他内心深处
茅舍梅 数椽草屋迎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 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数椽:形容房屋的结构简单,只有几根木椽支撑起来。 - 清客:这里指文人雅士,他们喜欢居住在简朴的环境中,追求内心的宁静。 - 竹作疏篱:用竹子搭建的篱笆,用来保护花蕾不受外界的干扰。 - 玉葩:美丽的花朵,这里指的是梅花。 - 玉堂: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比喻高雅的居所。
【注释】 1. 隔帘梅:梅花隔着竹帘,在黄昏时显得朦胧。 2. 庭花映箔眩吟眸:庭前的花朵在竹筛的光影中显得有些迷乱,让人眼花缭乱。 3. 一片湘云锁暮愁:湘云被一片梅花笼罩,仿佛将暮色中的忧愁都锁住了。 4. 风卷黄昏疏影动:傍晚时分,微风吹过,梅花的影子轻轻摇曳。 5. 珊瑚枝上月如钩:珊瑚树枝上的月光如同弯钩一样,照亮了整个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注释】 1. 冻云四合雪漫漫:形容大雪纷纷扬扬。 2. 谁解当机作水看:谁人能理解时机,将雪当作水来观赏呢? 3. 只为眼中花未瞥:只因为眼前的花朵还未来得及欣赏。 4. 启窗犹看玉琅玕:推开窗户,仍能看见晶莹的玉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之作,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首句“冻云四合雪漫漫”,描绘了一幅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与原诗句进行比照,得出答案。注意通假字“老”是“远”的意思;“堪”是“堪堪”即“勉强”的意思。 【答案】 天目山:天目山。 译文:一山未尽又登一山,百里之内没有一处平地。怀疑是老僧人指点的地方,只堪图画不堪行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绝句。首句写登山的艰难险阻
注释: 纸帐梅,指在纸床上点燃的梅花香。春融剡雪道人家,春天融化了剡山的白雪,道家中的屋檐上挂满了梅花香。素幅凝香四面遮,白色的纸张上凝聚着香气,四面都被遮住了。明月满床清梦觉,月光洒满了床铺,让人进入了一场清明的梦境之中。白云堆里见疏花,在如云般的白雾中,可以看到几朵稀疏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诗人在纸床上点燃了梅花香,四周被白色纸张所包围。随着夜深人静
注释: 1. 村南村北春水鸣,形容春天的河水流动的声音。 2. 村村布谷催春耕,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作。 3. 手捧饭盂向天祝,用手捧着饭盒向天空祈祷,祈求明天天气晴朗,有利于插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村村布谷催春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