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风梅 花间少女剪春寒,粲粲《霓裳》舞队仙。 月夜遥看环佩冷,莫教吹落玉花钿。 注释: - 风梅:诗的题目,可能指一种梅花品种或者一种具有梅花特质的花朵。 - 花间少女:在花丛中的年轻女子。 - 剪春寒:形容春天的寒冷,用剪刀剪裁开春日的寒气。 - 粲粲:《霓裳》舞队的舞衣光彩照人,这里形容舞队的服饰非常美丽。 - 《霓裳》:古代的一种宫廷舞蹈,以华丽的衣裳和优美的舞姿著称。 - 舞队仙
晴云万叠裹群山, 崖瀑千寻落树间。 定里惊传王驾至, 祗应来夺老僧闲。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翻译: 晴空万里,层层乌云环绕着连绵的群山,悬崖上瀑布如同一条条银链,自高处直泻而下,落入下方的树林。在这宁静的山村中,突然有消息传来,说远方的皇帝驾到,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似乎只有来夺走我的悠闲时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首联分析:“晴云万叠裹群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
忆梅 夜分明月是扬州,尚有春风在树头。 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与谁愁?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夜分明月是扬州”:这句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暗示了地点可能是扬州,一个历史上以烟花柳巷闻名的城市。 2. “尚有春风在树头”: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尽管是夜晚,但春风仍然拂过树梢,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3. “莫怪当年何水部”
评梅 月旦花前岂乏人,风霜齿颊带阳春。 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月旦花前岂乏人 - 月旦花前: 指在月光下观赏花朵。 - 岂乏人: 意为这里并不缺乏欣赏和赞美的人。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之情,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这种美景的独特感悟和珍视。 2. 风霜齿颊带阳春 - 风霜:
蟠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歌,通过对梅花形态的描述,赞美了它的坚韧和美丽。 第一句“铁石芳条谁矫揉,从教曲折抱天姿”意思是:铁石般的梅花枝条谁能够扭曲,却依然保持着弯曲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天姿的自然美。这里的“铁石”比喻梅花的高洁坚贞,“芳条”则是指梅花的枝条,“扭柔”和“曲折”都是形容梅花枝条的自然状态,而“抱天姿”则是对梅花姿态的一种赞美,表示它既有铁石般的坚硬,又有自然弯曲的姿态
【注释】 苔梅:即梅花,因梅树生有青苔,故称苔梅。 古貌:指苍老的梅花。 鹤膝枝:形容梅树枝干曲折,像老人弯曲着腿脚。 唾花:落梅时,花瓣沾上口水,形成晕斑,故称“唾花”。 护春机:指梅在冬末春初开花,为春天的到来提供生机。 玉堂:指朝廷。 试看:试着看看。 青袍客:穿着青色官服的人,泛指朝廷中的官员。 江南:指南方的江宁府(今南京市)。 白衣:指平民百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剪梅:指用剪刀修剪梅花。 破玉并刀试手温:形容用剪刀修剪梅花的动作如同抚摸玉石一样温柔。 香凝双股断芳魂: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心扉,让人感受到它那无尽的芬芳。同时,“芳魂”一词也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敬意,因为它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坚韧。 花随燕尾轻分去:描述的是梅花随着燕子尾羽轻轻飘落的情景。这里的“燕尾”指的是燕子尾巴的形状,而“轻分”则暗示了这种飘落方式轻盈而优雅。
【注释】 省庵:僧名。幽禽:鸟鸣声幽静。竹床:指和尚坐卧的地方。青天:指天空。 【赏析】 这是一幅表现老僧闻鸟惊起,发现窗外有青天的画面。 “一声幽鸟到窗前”句,写僧人听见鸟鸣声而惊醒。幽鸟是指不寻常的、不常见的声音,这里暗指僧人在禅定时被这突然的鸟鸣声所惊动。“幽禽”二字,用得十分贴切。“惊昼眠”,写出了僧人被惊醒后的惊讶心情。 “白首老僧惊昼眠”句,是说老僧因为听到了幽鸟声而从睡梦中惊醒
【注释】 香销:香气消失。 泥污:沾满了泥土。 意徘徊:神情不安定,犹豫不决。 掠地回风玉作堆:形容梅花被风吹落,飘落在地面上,如同堆积的玉片。 愁绝:愁到了极点。 孤月:指独自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的凋谢和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首句“香销泥污意徘徊”,写出了梅花被风吹得满地都是,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清香,只能让人在犹豫中徘徊不定,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惋惜
【注释】 别梅:告别梅花。 东风:春风,这里代指春天。 缟袂:白色的衣袖。古代妇女在祭祀或宴会时,常以缟为衣,因称缟袂。这里指女子。 忍轻分:不忍心轻易地分手。 月明梢送临溪水:月亮明亮,枝条送我到溪边。 春树遥怜隔暮云:春天的树木远远地看着我,仿佛隔着傍晚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离别时的愁苦心情和对梅花的深情眷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